1. 改革目标
构建以语言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外语实验教学体系和以语言实践能力结构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课内课外结合的实践平台支撑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突破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弱、特别是听说能力弱的培养瓶颈;以满足学生的第一任职需要为落脚点,为青岛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
2. 改革思路
在保持外语实验课程系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结合外语与外语教学研究的新趋势,鼓励教师深入开展外语实验教学研究,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加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比例;通过进一步开放实验室,营造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外语实验环境;充分发挥文化熏陶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地球村、外语广播、闭路电视外语节目、博物馆文化元素等营造浓厚的外国语言文化氛围,加强外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外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3. 主要改革内容
(1)建立现代化、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中心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具体工作,重视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改革,从制度和体制上保证实验内容、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等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效益。
(2)引进、培养相结合建立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
积极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吸引校内外优秀学者来中心工作,努力建成一支专兼职结合,学术水平高、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教学质量和效果好、工作责任心强的高素质外语实验教学队伍。根据工作性质设置工作岗位,实行聘任制和目标化管理,创建有利于发挥每个人聪明才智的环境和氛围,为外语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保障。
(3)建设开放的信息化、智能化教学平台
充分发掘、合理配置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的资源,建立资源丰富的实验教学信息化开放平台,以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网络测试平台为支撑,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期外语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并将视、听、说、译、训贯穿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方式与方法改革
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实践能力出发,调整、改造、更新传统实验课程,加强实验教材建设和网络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拓宽培养口径;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整合,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5)实施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
优化课内实验教学内容,按照同一语种、相同实验内容项目化的管理方式加强实验教学质量管理,形成课堂引导——课后自主学习——第二课堂实践实训实习再强化的完整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良性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循环体系;充分利用地球村实验教学资源,与各专业学生社团联合开展专业技能大赛、模拟联合国及其他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和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联合,加强与实习、实训基地的项目合作,以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6)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和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准绳定位我校外语类应用人才培养规格,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坚持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在实验课程体系中的主线作用和中心地位;依据外语学习和语言知识构建的基本规律建设层次与模块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语言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实践三个层次的递进式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细化第二课堂实践项目,对于通过指定项目的学生给予规定的学分。
(7)建立以实践能力评价为主的考核机制
结合学校实验教学改革和考试考核方式改革,实行以语言实践能力评价为主、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机制,突出语言应用能力考核,加大过程性考核在课程学期成绩中的比重,以考核环节的改革促进实验教学过程改革并保证实验教学质量能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