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英译鉴赏》课程标准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修课要求 | 选修课程 | 课程代码 | KFSY217 |
参考学时 | 16(实践) | 课程学分 | 1 |
开设学期 | 第5学期 |
适用专业 | 英语专业 |
授课方式 | 实验 |
执笔人 | 乔劲松 |
审核人 | 李淑芳 |
修订时间 | 2021.10 |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红楼梦>英译鉴赏》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红楼梦》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事件,学习《红楼梦》英译本中英语语言的特征,了解《红楼梦》中书名、人名、人物对话、说书套语、俗语以及诗词等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同时,注重培养严谨的学风,避免不求甚解、逐词死译和望文生义现象,为以后的文学翻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文学文体基本翻译理论,能用所学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并能运用所学翻译技巧较为准确、通顺地进行文学文本英汉-汉英双语的转换,正确、流畅地用目标语(英语)传达原文作者的思想。
1.知识目标
(1)具备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功;
(2)具备扎实的英汉文学知识;
(3)掌握文学文体基本的英汉-汉英翻译理论知识和一般翻译策略与方法;
(4)熟练地使用各种衔接手段,连贯、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2.能力目标
(1)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对两种语言差异有敏锐的判断力,有较强的双语转换能力;
(2)对译语有较强的鉴赏能力,能够分析判断出译者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及技巧;
(3)能对译文的优劣、得失进行客观的评析,从而提高语言分析与判断能力和鉴赏水平。
3.素质目标
(1)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坚定的政治信仰,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4)养成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通过学习文学翻译理论及鉴赏《红楼梦》中书名、人名、人物对话等英译文本,学生基本掌握典籍文本的语篇翻译技巧,学会分析和鉴赏。具体安排如下:
表2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序号 | 教学项目 |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 活动设计建议 | 参考课时 (理论) |
1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行为中的对话语境与主体问题;文学译本的意义重构;文学意义的筹划与突显;文学翻译中的语境与意义问题;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审美再创造活动、语言艺术再创造、文学译本的再创作。 | 课堂讨论法+问题探讨法+发现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 | 16 |
2 | 文学文体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 了解《红楼梦》文本特点,学会处理汉语中的文字以及辞格翻译。了解《红楼梦》英译的基本要领及赏析和翻译批评过程;掌握如何在译文中传神地展示出原作人物的对话的技巧;学会欣赏优秀译著,体会译者“炼字”的苦心。了解英诗的格律、句式特点,掌握英诗汉译的基本要领及赏析;学习近似复制汉诗的格律、句式,特别是意境。了解文言文英译的基本要领及赏析,掌握如何体现以英语复制汉语文言文的简约美之技巧。 | 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法+对分课堂教学法 +项目化作业 | 16 |
四、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1)翻译理论学习与翻译实践并重,用理论指导实践,并通过文学语篇翻译实践验证和总结翻译理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对分课堂和项目化教学等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学、翻译实践指导等。借用多媒体的声像演示,对实例进行展示,通过实战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翻译理论知识解决在汉英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主动问难的习惯,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评价方法
本课程采用“一试两卷”评价方式,卷一为PPT制作,进行《红楼梦》主要人物介绍;卷二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作业情况占20%、课堂表现占15%、单元测验情况占15%、读书笔记占10%);终结性考核为实践考核,如视频制作、角色表演等,占课程总成绩的40%。
3.教学条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
4.推荐教材
(1)赵小兵.文学翻译:意义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2)张保红.文学翻译(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1月.
5.参考文献
[1] 曹雪芹、高鹗. 红楼梦 (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底本为庚辰本) [ 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2] 冯庆华.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 冯全功. 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红楼梦》英译研究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6.
[4] 洪涛. 女体和国族:从《红楼梦》翻译看跨文化移殖与学术知识障 [M].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0.
[5] 王宏印.探索典籍翻译及其翻译理论的教学与研究规律[J].中国翻译,2003(03):50-51.
[6] 王宏印. 《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 [M].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15.
[7] 汪榕培, 王宏. 中国典籍英译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6.参考网站
(1)西部文学网:
(2)中国翻译网:
(3)翻译网:
(4)中国翻译研究: